华严经常识网

儒释道最经典的18句名言,受益匪浅!

发布时间:2022-10-27 09:09:11作者:华严经常识网
儒释道最经典的18句名言,受益匪浅!

1、色不亦空,空不亦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
——《心经》

感悟:《心经》之“色”,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质(日月星辰等)和世相(名利、财宝、人、物等),是肉眼能看见,触摸到的“色”。“色”是不是空呢?用水打个比喻,水为色,水的表现形式有:雨、雪、霜、冰、雾,江河湖海,水蒸气都是水,这些都是有形状的水,阳光下水蒸气上升于空中,我们的肉眼睛就看不见水了,但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了,我们看见云朵看不见水,但云朵里蕴含了水份,当云中的水份到达一定的量时,就会下雨,这是一个由量变回归到质变,从水回到水的过程。因而不能说什么事物是绝对的,这也是一个变化、辩证的多重思维。世相、物质、名利是不是空的呢?空的东西是“色”吗?世相名利都是空的,因为它不是永恒的,最终会归于空灭,所以,凡是会归于“空”的东西也就是“色”。既然“色”要归于“空”,我们就不能贪婪世间“色”相,修心养性为要,真空妙有为真。



2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
感悟:靠大地生存的人,要以大地为法则,阳光雨露,施受于天,大地以天为法则,宇宙万物,都是道的演化,所以天以道为法则,道之演化,是以自然为法则。道法:就是顺应自然,听任万物的自我演化。作为靠地球上生存的人,就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,顺天而行、顺其自然才是守“道” 。

3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
——《易经》

感悟:乾为马,坤为牛,用马象征苍天,用牛比喻大地。君子的精神应该像骏马一样矫健奔驰;像天体运样周流不息,大地柔和温顺,养育着万物,如牛的品德一样任劳任怨,君子的胸怀应如大地之厚德,包容和承载万物。



4、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

——庄子

感悟:鸟儿栖身山林,所占的巢穴不过是一节树枝,偃鼠饮河中的水,不过是喝饱了肚子。我们何不效仿鸟儿的自然行为,不贪婪财物,活得的逍遥自在一些呢!

5、芷兰生幽谷,不以无人而不芳。君子修道立德,不以穷困而改节。

——孔子

感悟:兰花生长在幽深无人的山谷,不管有没有人欣赏,兰花依然开放,君子参悟大道和修养德行,不会因为穷困和挫折而改变自己的道心和气节。

6、天地乃人之本,天地有亏,则不能安吾年。欲安者,先安天地,然后可长安。

——《太平经》

感悟:天地是我们的父母,是生命生存的根本,如果大气受到污染,大地、森林受到了人为的大肆砍伐,自然界的阴阳就失去了平衡,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就破坏了,人则不能安心度日,人类想要安心生活,首先要敬畏天地,和大自然行为协调一致,只有这样,才可能有长久的安宁生活。



7、天地,万物之盗,万物,人之盗,人,万物之盗,三盗既宜,三才既安。

——《阴符经》

感悟:人盗天地精华而生,万物盗天地精华而长。人生天地之中,万物可为人所用。但是,如果人盗亦无道,就等于残害自己如果人类无节制地砍伐森林,那就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,江河洪水的泛滥等等……只有三盗(天之道:阴、晴、日、月、星,地之道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风,人之道:诚、俭、仁、孝、善)五行生克适宜,阴阳平衡,才能做到天安、地泰、人合,天下才能太平。

8、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
——《金刚经》

感悟:悟道之人应该生清净之心,不应为求有形状和具体的事而生心,也不应该为求无形状的事而起心动念,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空境,应是在内心没有任何所求的情况下,自然发生的清净无为之心。



9、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

——《金刚经》

感悟:“如来”可理解为自己的本性和真心。这颗真心不是从什么地方来,也没有去什么地方,只是我们这颗纯朴的真心被世俗和自身的欲望、贪婪、怨恨所污染被遮蔽了,弄得我们兜着弯子满世界寻找,其实,这颗真心一直都在我们自己身上。

10、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充气以为和。

——《道德经》

感悟:宇宙初始处于混沌的状态,混沌开始分化,清气上升为天,为阳,浊气下降为地,为阴,阴阳二气相互激发,不断地交合,产生了和气(和气是生命发生的基本条件),万物开始了繁衍。万物的内涵有着阴、阳两种属性(即:相生相克),和气是阴、阳相互激发、交合后的统一。

11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

——孟子

感悟:贫穷的时候,守住自己的本性,不做份外的事情,富贵到来时(精神上的觉悟和物质上的富有),不独享财富,要让天下更多的人受益。



12、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;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。

——《坛经》

感悟:禅定就是一个人不再为外界的名利物欲所诱惑所动心,参悟到名利物欲都是浮云幻相,如此,人的本性才能呈现出本来的清明和自由,如此,内心才会产生真正的“定”力——此为禅定。

13、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
——《左传》

感悟:人不是圣贤,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,关键是知道自己错了并能够改错,从此不再犯同样的错误,这就是从错误中得到大好处了。

14、时搏百谷草木,淳化鸟兽虫蛾,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,劳勤心力耳目,节用水火材物。

——《史记》五帝本纪第一

感悟:我们祖先保护生存环境,有文字可考的,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,此文意思是说,人们要把山川草木,鸟兽虫蛾,以及日月星辰、水波土木,都要当做自己的心,当做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对待,要节俭用水用火和使用材物。远古时的所用“材物”,就是大自然给予的生存条件。由此可见我们先人对大自然的善待和敬畏。



15、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常,故半百而衰也。

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
感悟:上古知道养生之道的人,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安排生活,养生之法就是让自身的阴阳保持平衡(元气为阳,血、液为阴),饮食上要有节制(不能饮食单一,暴饮暴食,大鱼大肉,酒足饭饱等),在起居作息上同样要有规律(不要熬夜,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内生物钟紊乱,内分泌失调等),不能过于让身体疲劳透支。如此,人的外形和体内的元气就得到了养颐,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岁。而如今的人,对养生不已为然,饮酒无度,醉酒行房,为所欲为,无节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气(性欲无度就是在消耗生命的本源,节制性欲,固精保气,为养生之道),当今的人也不顾身体得状况,过分使用精力,满足一时之快,寻欢作乐的方式都是有悖于养生之道的,所以到了五十岁便提前衰老了。



16、有机械者必有机事,有机事者必有机心。

机心存于胸中,则纯白不备,纯白不备,则神生不定;神生不定者,道之所不载也。

——庄子

感悟:有了机械,就会产生机巧之事,有了机巧之事,就会产生机巧之心,投机取巧之心生于心中,就破坏了朴素的天然品质。内心的纯净一旦被机心污染了,就会想着怎样投机取巧,争名逐利,如此,心神就会不安定,心神不定的人,就不能合“道”,就远离了自然之道的本质。

17、刚柔交错,天文也,文明以止,人文也,观乎天文,以观其变,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。

——《周易》

感悟:天地的相交,阴阳二气的和合,是天道运行所产生的自然行为,人的文明(日月之合为明也,这是我国典籍最早出现的“文明”一词)是要顺其自然的发展,观(眼为看,心为观)察天道,好知道其变化,以便顺应自然规律,观察人的自身行为是否和大自然协调一致,只有顺其自然,才能助天行道,天地人同在道中,方能随道自然,共生共荣。



18、天者主生,称父;地者主养,称母;人者主治理之,称子。父当主教化以时节,母主随父所为养之,子者生受命于父,见养食于母,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。

——《太平经》

感悟:苍天是我们的父亲,大地是我们的母亲,人是天地所生养的孩子,要管理好父母的天地。做父亲的教化我们要遵守自然时节,大地母亲和上天父亲一起养育我们,我们受命于天,受惠于大地之母养育之恩,所以做为天地之子的我们,要保护好父母恩赐我们的生态环境,要敬天孝敬父亲和爱护大地母亲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严经全文

  • 华严经讲解

  • 华严经常识

版权所有:华严经常识网